你知道,这些演员非常适合导演
上一期的《他们的第二条路:40位演员名录出道》(一)中,我们介绍了那些特别擅长拍电影的演员(现在也称为导演)。 本期我们继续看看哪些演员有成为导演的潜质; 哪些演员拍的电影“不按套路出牌”。
▼
新势力
“年龄不重要,性别不重要,伟大?我才刚刚开始!”
【爱斯卡达的三场葬礼】(2005)
大多数人可能还记得汤米·李·琼斯在科恩兄弟广受好评的《老无所依》中的角色。
[老人们]
1970年的《爱情故事》开始进入演艺圈。 他的形象常常是冷酷、叛逆的。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汤米的脸曾经扮演过同性恋角色,但在奥利弗·斯通的《肯尼迪》中,他扮演了一个与那些消极家伙不同的略显严肃的同性恋者; 也改变了他叛逆性格的形象。 在1993年的《逃亡者》中扮演联邦警察局长的那个。
【绝望的世界】
2005年,担任导演拍摄《埃斯卡达的三个葬礼》,获得第58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汤米·李·琼斯)和最佳编剧奖。
在这部导演处女作中,汤米的角色不再是徘徊在善恶之间那么简单。 皮特的性格充满了男性的力量和果断,同时又自信又坚定。
影片表达了友谊的力量和对人类生命的尊重。 在三场葬礼中,只有最后一场是真正的葬礼,其中包含了朋友的承诺。
那些误杀艾斯卡达的人,只有亲手埋葬艾斯卡达,并在坟墓前忏悔,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 剧中的皮特不仅完成了朋友的遗愿,也拯救了巡警迈克焦虑而内疚的心。
影片在戛纳电影节遭遇了实力强劲的达内兄弟【孩子们】,无缘金棕榈,但该奖项并不会影响影片的真实品质。 难得的是,【艾斯卡达的三场葬礼】不仅汤米·李·琼斯的表演得到了认可,电影本身也获得了成功。 如今,老汤米仍在继续他的导演生涯,仍在讲述西方故事。 他的新作【牛仔传奇】将于2022年上映。
[巴黎两日游] 巴黎两日游 (2007)
朱莉·德尔佩(Julie Delpy)可能是近十年来最美丽、最有才华的法国美女。 三部《日出日落》中的少女和女人,让人们永远记住了她。
她是那种写下“不去想记忆是美丽的,因为那只是过去”的演员; 她是那种能自己谱写《分离如海》的吉他手; 她是那种能用自己的镜头捕捉到的演员。 这位巴黎美丽的摄影师,她是如此多姿多彩,多才多艺,以至于人们无法记住她只是一个演员。
所以当2007年电影《巴黎两日》首映时,大多数人的反应可能是:为什么现在拍摄?
其实,在拍摄《日落之恋》的时候,影片的概念就已经形成了,所以两部电影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同一个城市,同一个男人和女人,同一个父母(德尔皮现实生活中的父母),甚至同一辆出租车。 当然也有区别:这次是两天,不是一天; 这次不懂法语的男主角受到了恶劣的对待,甚至被同性恋所吸引; 这一次夫妻不再是窃窃私语的情侣,而是吵架的情侣; 这次黛比导演可以调侃美国人——比如,你热爱战争,却害怕恐怖袭击。
黛比年纪越来越大了,所以她用电影中的智慧来弥补。 不过,如果黛比继续走导演之路,衰老还会继续,但要想更吸引观众,恐怕需要更多“智慧”。
离开 (2006)
莎拉·波莉(Sarah )的名字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是陌生的。 这位年轻女演员最著名的角色可能是在伊戈扬的《意外的春天》(1997)中扮演一个角色。 14岁的女孩。
这个角色的性格和她的年龄有着巨大的反差。 她几乎没有阳光的一面。 她身体有残疾,性格阴郁,与父亲关系暧昧,行为难以捉摸。
【意想不到的春天】
当时18岁的波莉成功地为这个角色带来了超越同龄人的成熟。 那时,伊戈扬发现了她在表演之外的天赋:“在拍摄《意外的春天》时,我注意到波莉总是仔细观察我的一举一动。”
十年后,她将作为导演的才华展现出来。
《暗花》是一部“老式”电影。 主角是一对在一起四十多年的夫妻。 他们有太多共同的记忆,但这些记忆却因为妻子被病魔蹂躏而一点一点消失!
丈夫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每天忘记曾经无比牢固的关系,甚至开始爱上医院里的其他人。 当浪漫的记忆褪去,爱情还剩下什么?
这部电影是根据莎拉22岁时读过的一个短篇故事改编的,从那时起她就一直渴望把它拍成电影。
如果说演员的才华在于超越自我去欣赏一个角色,那么导演的才华可能就在于超越自我去捕捉一种思想、情感或状态。
看看影片中的光线,寒冬的晨光,洁白的雪,寒冷的空气中带着阳光的温暖。 这是晚年爱情的隐喻:浪漫包裹着晚年的孤独。
当导演抓住了这种细节并通过摄影师来表达时,一个优秀的导演就完成了通过影像与观众的沟通——这就是天赋。 也许莎拉当导演真的比当演员有更光明的未来! (当然她也没有放弃执导)
[消失的宝贝] 消失 (2007)
本·阿弗莱克的演技并不出众,但他在以演员身份出现的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在剧本创作(编剧出身)方面的天赋,比如他与好友马特共同主演并共同编剧的《灵魂》达蒙. 捕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007年执导的处女作《宝贝快跑》广受好评。 影片上映后,《综艺》、《好莱坞报道》等媒体纷纷称赞。 美联社甚至还撰文称,本·阿弗莱克导演了一部非常有力量的作品。
作为演员,本·阿弗莱克在《心灵捕手》和《心灵捕手》中扮演过类似的角色,但他的表演同样平庸。
【善意狩猎】
这就不难知道为什么马特·达蒙能在《心灵捕手》中扮演主角,却只能扮演配角。 《珍珠港》中的军人角色让他感觉有点偶像明星的感觉,这其实也是他演技失败的一个安慰奖。
好在他有自知之明,选择了形象和演技都比自己更胜一筹的弟弟来主演自己的导演处女作,为影片增色不少。
对现实的准确把握,才能让一部写实的电影展现出直击内心的力量,《宝宝跑》做到了这一点。
同时,这部电影不仅仅是描述失踪儿童的案件。 在调查案件的过程中,影片的触角延伸到了更复杂的社会层面,而不是像类似主题那样陈词滥调于事件表面。 当然,这也是影片成功的关键。
作为处女作,影片的起点略高,但这也让本·阿弗莱克更加坚定了走导演路线。 《都市窃贼》、《逃离德黑兰》、《夜生活》……“大奔”在导演界已经名声大噪。
▼
“鬼”是“邪”的引路人
如果他们的表演让你瞠目结舌,你怎么能指望他们的作品遵守规则呢?
[逍遥骑士] 逍遥骑士 (1969)
如果看到丹尼斯·霍珀的脸,骨子里有叛逆的魏延恐怕会觉得自己更加冤枉:这分明就是那个骨子里渗透着“反”字的人。
霍珀当然不认识魏延,但他认识一代叛逆偶像:詹姆斯·迪恩,他唯一相信和崇拜的人。
当时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配角的霍珀,用导演的作品“逆转”了一个时代,也算是继承了英年早逝的迪恩的遗志!
这不仅是一部作品最符合导演和演员精神的电影,也是有史以来最出人意料、最莫名其妙的电影。
这三兄弟在罗杰·科曼手下与科波拉、斯科塞斯等人做过“同事”,也学习了电影拍摄的技术。 可惜,他们只能生活在制毒的世界里。 我对自己很满意,所以没有想做导演的想法。
直到1968年的一个晚上,方达找不到毒品,正在与霍珀聊天时,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关于在美国各地走私毒品的故事。 霍珀突然有了动力。 他们拿到了40万美元并开始拍摄。 。
作为导演,霍珀确实是这么做的。 他把这部电影当成自己的,甚至和作为制片人的方达发生争执; 在表演过程中,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他不停地嘲讽方达,用母亲的死来激发自己的真实感情,甚至在拍摄时吸食可卡因。
这样制作的电影在任何其他电影时期可能都会被淹没,但在 20 世纪 60 年代,它诞生得恰逢其时。 霍珀在不经意间创造了时代变迁的风向标,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他是为数不多的因导演作品改变了他演员生涯的电影制片人之一。 从此,默默无闻的坏小子逐渐变成了大名鼎鼎的“坏魔鬼”。 《蓝丝绒》里的变态太经典了!
[英雄少年历险记] (1997)
《英雄少年历险记》展现了一幅悲伤的画面:面对生活的压力,印度马霍尔决定用自己的生命换取金钱来解决家庭的困难。
影片一开始就充满了荒凉,镜头慢慢拉起,揭示出这是一座即将被拆除的贫民窟。 随着镜头由远及近,约翰尼·德普饰演的主角出现在我们面前。
这种用长镜头带着观众鸟瞰主角生活环境的手法,非常“好莱坞”却又非常成熟,让人很难相信这是德普的首次导演处女作。
影片逐个镜头描述了马霍尔在去世前如何安排每一件遗事。 这样的设定让人一点一点感受到影片的高潮。
影片的最后,观众才能明白勇敢的真正含义。
在我暗暗赞叹约翰尼·德普的编排的同时,却感觉自己离银幕上杰克·斯派罗船长的形象越来越远了。
兼任导演、编剧、演员的约翰尼·德普在本片中演绎了微妙而内敛的表演。 脸上肌肉的抽搐表达了内心痛苦的挣扎。 就连背影也显得孤独而落寞。
约翰尼·德普在这部电影中的表演与《剪刀手爱德华》中的表现如出一辙。 话不多,却能让人落泪。 影片的情节有点离奇,但又显得很真实。 约翰尼·德普作为导演值得称赞。
[梦中的鸟] 托里托里(2004)
生活在现代都市的日本武士浅野忠信放下武士刀,拿起导管,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他独特的作品。
《梦中的鸟》是他迄今为止唯一的导演作品,似乎更接近现实中的他。
影片由五个片段组成,分别是翱翔的鸟儿、坚定的战士、涂鸦艺术家、超越想象界限的漫画人物和动感的舞蹈。
五个夹子长度不同,彼此之间没有任何连接。 它们更像是五个梦,尤其是第二个片段。 开场场景将人们带入一片森林,树下有一个手持剑的武士。
这一幕给人一种写生的感觉,不断变化的场景更像是一场梦。 影片中各种色彩斑斓的鸟类以及蓝天白云强烈冲击着人们的视觉,成为了本片的亮点。
银幕上浅野忠信塑造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就像一道屏障,挡住了人们对他导演身份的关注。
《座头市》中的浅野忠信饰演执行刺杀任务的服部玄之介。 一转身,他就变成了《悲伤假期》中对母亲怀有仇恨的白石健二。
[座头市]
谁能想到,那首异想天开的《梦中的鸟》居然是他写的。 杜可风评价他“具有天生的音乐感”。
作为这部电影的导演,他也“没有做好自己的工作”,顺便接手了歌曲创作部分。
[悲伤树屋] 树屋 (1996)
对于一个有着独特表达方式的表演大师来说,他在气质相似的电影中客串角色是非常合适的。 但扮演主角可能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因此,布西密在他执导的影片中扮演的汤米并不像他之前的角色那样生动。
比如《落水狗》里拒绝给小费的范先生; 《杀人三步》中讲故事又快又流利的“布斯米”(剧中角色的名字就是他自己的名字); 而《天空的囚徒》中的神经质杀手则让观众看到了布什米塑造多种角色的可能性。
虽然在表演上没有突破,但好在深谙独立电影精神的布西密将自己叛逆、乖张的特质带入了电影本身。
《特雷西·兰格的酒吧》成为揭示主人公汤米目前的生活处境和内心世界的场所,让观众感受到剧中人物的痛苦,同时也因此而开怀大笑。 这不是嘲讽,而是一种出于善意的认可。
至于汤米这个“失业、被女友抛弃、经常喝酒、过着凄凉生活”的角色,布西密也很喜欢:“有些人认为他们是失败者,但我不这么认为我喜欢它们与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因为我与现实格格不入。”
布西密执导的作品还是值得期待的。 虽然随后的电影《动物工厂》反响平平,但从伊斯特伍德在导演处女作这么多年后才获得认可来看(他在1992年才获得第一部电影)。 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观众还是可以对布希米多一些包容,耐心等待布希米的新作品。
[战区] 战区 (1999)
与大多数担任导演的演员不同,蒂姆·罗斯在他执导的电影中没有任何角色。
虽然剧中的父亲与他年龄相仿,但蒂姆·罗斯选择了一位更接近世俗生活的演员来扮演他的父亲。
《海上钢琴师》中的1900与其说是为了塑造一个传奇人物,不如说是为了展示蒂姆自己的才华。 1900年的特殊状态,从容不迫,蕴藏着非凡的能量,恐怕是独一无二的。 有比蒂姆更好的演员。
[海上钢琴师]
往前看,《落水狗》中的奥兰治先生是一个比较难的角色,非常考验蒂姆的演技。 他从一开始就浑身是血,死前还有很多不正常的对话和肢体动作。 对于蒂姆来说,他也巧妙地将自己的角色呈现在挑剔的观众面前,让他们哑口无言。
[落水狗]
《战区》讲述了一位父亲对女儿进行性虐待的故事。 不仅题材敏感,片中父亲强迫女儿在密室发生性行为的场景也颇具争议。
乱伦是影片中“战争”的爆发点。 战争的场所是家庭。 他让男孩汤姆认识到了一个“病态的世界”。
孩子外表越沉默,他内心的冲动和力量就越敏感。 出于道德和对家庭(尤其是被父亲强奸的妹妹)的责任,汤姆最终选择了杀死父亲。
如果触及禁忌,就会被贴上极端、做作的标签,但如果打破了这些习惯,作为一部文艺片,《战区》应该算是一部上乘影片。
喜欢蒂姆的粉丝纷纷表示,想看《没有青春的青春》,不是为了科波拉,而是为了重新发现心目中的“1900”。 看得出来,蒂姆·罗斯作为演员和导演都是非常令人期待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