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营地】“二楼”风景独一无二!驾驶新款911就是这样的体验

2024-04-16 -

张元济故居_张元济传记_张元济生平

在很多老上海人心中,911双层巴士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作为淮海路上一道流动的都市风景,大人小孩都喜欢坐在上面“开车”。

去年年底,911敞篷双层巴士“退役”,让很多人依依不舍。

然而,短暂的“分离”后,它在今年农历新年期间华丽回归,再次“出发”!

幸福来得太突然不是吗? 新车有哪些变化呢? 沿途有哪些景点? 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聊聊911路的“前世今生”。

《前世》篇:双层专线一号|||从七宝到淮海路,一路繁华尽收眼底

网上可以找到911号公路“前世”的信息

张元济传记_张元济生平_张元济故居

曾几何时,从香港转来的英国制造的乐华双层巴士,成为上海乃至中国最早的双层巴士。 1993年,双层专线1号线开通,这就是今天911路线的前身。 该路线从老西门到淮海。 路的尽头就是上海动物园。

当时,很多孩子都乘坐这辆车去动物园,观赏了淮海路沿线的所有风景。

张元济故居_张元济传记_张元济生平

后来,为了方便居民出行,911路被“邀请”到了闵行万科城市花园,成为上海为数不多的真正“进社区”的公交线路之一,方便了七宝片区众多乘客的出行。

2008年1月,911敞篷双层巴士亮相。 因为顶层是露天的,所以可以尽情观光。 此外,线路还经过淮海路、常熟路、武康路等上海繁华地段。 因此,广受市民和游客喜爱。 即使在冬天,楼上的座位也经常爆满。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敞篷双层巴士日渐老化,已经到了“退休年龄”,厂家也纷纷倒闭,更新维护变得非常困难。 空乘人员逐渐关闭了通往高层的通道,直到今年元旦,这些旧敞篷车才集体“退役”。

《今生》篇:911路升级版||| 没有“敞篷车”,依然走“网红”观光路线

“暂时退役”一个多月后,新款911双层巴士升级回归!

现在,趁着阳光明媚的好天气,小编前往911双层巴士的起点老西门站,一睹新款巴士的风采——

老西门站

张元济传记_张元济生平_张元济故居

911路始发站老西门站的前门形状像一条张开“嘴”的鲸鱼。 看起来更加令人印象深刻,辨识度也很高。

据车队副队长谢丁介绍,此次911路新投入使用的双层巴士长11.3米、宽2.55米、高4.14米。 机身采用全承重菱形闭环框架结构。 与之前的“老双层车”相比,该车的重心更低,增强了驾驶员驾驶时的舒适度。

张元济传记_张元济生平_张元济故居

当被问到“为什么要改为不可转换?” 谢丁回答说,其实是出于安全和舒适的考虑。 过去,淮海路上行道树的树枝只有公交车二楼那么高,很容易划伤乘客。 此外,夏天阳光明媚,冬天寒风刺骨。 一些乘客大喊:“太难受了。” 下层因太低而无法直立而受到批评。

张元济故居_张元济生平_张元济传记

▲一楼

张元济传记_张元济故居_张元济生平

▲车内配备爱心座椅和灭火器

谢丁透露,这些问题在新车上都得到了“优化”。 其中,新型公交车一楼空间高度为1.88米,无需下意识低头避免碰撞。

张元济故居_张元济传记_张元济生平

▲楼梯也加宽了,走廊两边都有扶手。

张元济传记_张元济生平_张元济故居

▲二楼

爬楼梯到二楼。 谢丁说,上层楼板和屋顶设计高度为1.72米。 出于安全考虑,二楼不允许乘客站立。 全车约有68个座位。

此外,与过去相比,新车增加了超大玻璃,游览更加方便。 为了避免乘客感到压抑,还可选配全景天窗。

张元济传记_张元济故居_张元济生平

▲左短长后视镜结合盲区补光镜,提升安全系数

根据以往的驾驶经验,双层车辆体积较大,转弯时容易出现视觉盲区。 而此次投入使用的911路双层公交车则采用了左短右长的后视镜,结合盲道盲镜和交通监控,有效提高了驾驶视野,保证了驾驶员的驾驶。安全。

张元济故居_张元济传记_张元济生平

▲空姐引导乘客上车

张元济故居_张元济生平_张元济传记

▲从二楼看淮海路繁华地段

据谢丁介绍,目前共有10辆全新911车辆投入运营。 票价2元,班车间隔约20分钟。 平日乘坐公交车的老年人较多,而且大多坐在一楼。 周末和节假日,大多数乘客都会选择坐在二楼看街景。

该线途经老西门、西藏南路、淮海东路、淮海中路、重庆南路、淮海中路、思南路、淮海中路、陕西南路、淮海中路、常熟路、淮海中路、乌鲁木齐中路路、淮海中路、高安路、淮海中路、武康路等,场地覆盖淮海路最繁华地段。 很多家长特意带着孩子乘坐这辆车去“游览”。

搭乘911路线,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淮海中路重庆南路站

张元济故居_张元济生平_张元济传记

张元济故居_张元济传记_张元济生平

▲复兴公园

在此站下车后,步行约10分钟即可到达复兴公园。 该公园是上海唯一保留法式古典风格的花园。 也是近代上海中西园林文化融合的杰作。 2002年被评为上海市四星级公园。

淮海中路陕西南路站

张元济故居_张元济生平_张元济传记

到了这一站下车后,就可以看到很多造型独特的建筑,让人大饱眼福!

国泰电影院

张元济传记_张元济生平_张元济故居

国泰电影院位于淮海中路和陕西南路站附近。 建于1930年,由宏大洋公司设计。 外墙采用紫红色泰山砖,白色填缝,是典型的装饰艺术风格。 1994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优秀历史建筑。

马勒别墅

张元济故居_张元济传记_张元济生平

马勒别墅是英国犹太人马勒受当时著名的华盖建筑事务所委托设计建造的一座私人花园别墅。 历时9年,于1936年竣工。主体建筑为纳维亚-挪威风格建筑,犹如童话世界中的城堡。 1949年后,马勒别墅成为共青团上海市委办公场所。 1989年被列为上海市第一批优秀近代建筑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圣母东正教教堂

张元济传记_张元济生平_张元济故居

圣母大教堂是一座典型的俄罗斯东正教教堂风格建筑,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宏伟。 经常吸引很多艺术院校的学生和绘画爱好者来这里写生。

淮海中路常熟路站

张元济生平_张元济故居_张元济传记

张元吉故居

张元济故居_张元济传记_张元济生平

下车后步行约5分钟,即可看到张元济故居。 1939年至1959年,现代出版家、出版界元老张元济在这里生活了20年,度过了事业的鼎盛时期。 该公园原是英国犹太人索法修建的私人公园,布局为西式风格。

淮海中路高安路站

张元济故居_张元济生平_张元济传记

上海图书馆

高安路站下车,向东步行约2分钟,即可到达上海图书馆。 喜欢读书的人一定对这个地方很熟悉!

巴金故居

张元济生平_张元济故居_张元济传记

高安路站下车后,步行约5分钟即可到达巴金故居。 巴金曾在这座花园洋房里写下《随想》、《重逢》、《创作回忆录》、《往事随想》等多篇散文、小说和译作。

淮海中路武康路站

张元济故居_张元济传记_张元济生平

武康大厦

张元济生平_张元济传记_张元济故居

到达终点站——淮海中路武康路站后,就可以看到上海地标之一的武康大厦。 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楼。 它建于1924年,由国际储蓄协会资助。 它是由旅居上海的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的。 1994年,武康楼入选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宋庆龄故居

张元济传记_张元济生平_张元济故居

终点站淮海中路武康路站距宋庆龄故居不远,步行仅需3分钟即可到达。 宋庆龄故居是一座红瓦白墙的小平房。 据说,这栋房子原本是德国的私人别墅。 1948年至1963年,宋庆龄在这里工作、生活了15年。 遗憾的是,故居目前因维修而关闭,无法参观。

对于很多老上海人来说,911路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几代人的情怀和记忆。 无论是敞篷还是全封闭,无论是双层车还是普通车,我们都可以乘坐911公交车,看到在地铁里看不到或看不到的风景。

文字及图片:上海交通

剪辑、制作:张毅、李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下一篇 : 红龙墓官网版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