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放|兔年春节策划:《何为玉》(三)
兔年春节为何筹划“玉”?
桂年歌盛,兔照华夏
陕西历史博物馆学术论坛
兔年新年快乐
推出“什么是玉?”
讲座回放部分
从闪亮美丽的石头到雕刻精美的玉器
改变的不仅仅是玉石的形状
玉被赋予了丰富的礼俗内涵
在史前社会中的作用
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值此农历新年之际
诚邀您加入考古专家行列
从原材料技术、功能用途、审美观念、传播消费等角度。
重新认识玉石
我们去看看吧
史前先民如何利用玉石建造宏伟的精神家园
讲座信息
除夕夜邓聪教授《天成玉石考古新发现》
初一研究员王仁祥《玉琮的形状、名称及用途》
初二研究馆员杨静《浅谈史前玉璜的使用——以凌家滩墓地和尧山墓地为中心》
初三何佐研究员《中国西部玉器背景下的陶寺文化玉器礼化》
初四秦岭学校副教授《龙山文化玉与龙山时代》
邓树平研究员大年初五《天人黎明对话——中国玉礼制的史前起源》
楚留派研究员向明《只谈问题——关于史前玉器考古》
观看方法
移动门户
电脑门户
讲座总结
据考古发现,玉黄至少出现于距今7000年前,一直持续到新石器时代末期,距今约4000年。 在中国史前时代的遗存中,玉黄以分布广、存世时间长而闻名。 玉皇发源于长江下游,距今5500年至5000年进入最鼎盛时期。 凌家滩文化玉黄和良渚文化玉黄堪称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 讲座将考察凌家滩墓地和尧山墓地玉璜的出土位置和组合,还原玉璜的各种佩戴方式。 一方面可以了解玉皇的用途,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墓主的身份。 、地位,进而探究玉皇在当时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 凌家滩文化和良渚文化的玉佩佩带方式,在两周时期组织玉佩“区分贵贱”方面尚属首创。 这种以玉璜为饰的玉制,奠定了古代价值观的坚实基础,为中华文明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主持人
杨静,汉族,研究馆员。 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1990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研究生院,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1982年至2000年先后在黑龙江北方文物杂志社、中国文物研究所工作。 2000年起在故宫博物院工作,担任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的助理。 曾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玉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2014年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玉器、陶瓷及人体饰品。 代表作有《大店子墓地玉器分析》、《板枝尖河中游先秦时期遗址》、《中国史前玉斧研究》、《苏皖平原史前玉器研究》 》、《中国六千年梳篦》、《科技考古》、《中国史前玉器考古探索》等著作。玉魂与民族精神——中国古代玉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集(4-8)》。
欢迎关注“荔波学术论坛”微信公众号
观看精彩讲座回放!
供稿:研究计划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