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名人故居:上海名人故居

2024-04-17 -

张元济故居_张元济生平_张元济传记

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位于象山路7号。 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于1988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2500多平方米,陈列面积1100平方米。 一扇西式铁门连接着两栋相邻的老房子。 一是孙中山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 那个地方。

张元济生平_张元济传记_张元济故居

上海宋庆龄故居位于淮海中路1843号。 上海宋庆龄故居是一座安静、典雅的西式庭院,占地4330平方米。 庭院中央有一座红瓦白墙的假三层楼房,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 楼前有宽阔的草坪,楼后是花木茂盛的花园。 四周樟树常绿,环境优美、洁净。

张元济生平_张元济传记_张元济故居

上海张闻天故居位于文居路50号。 张闻天故居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这是一座具有江南乡村特色的一前两厢砖木结构房屋。 坐北朝南,中间是青砖铺成的天井,前面是木亭,屋前是菜园绿树,屋后是翠竹。 、河沟,四周有竹篱笆。 张闻天故居靠近浦东机场。 距离市区有点远,但是田园风光看起来很不错。

张元济传记_张元济生平_张元济故居

上海周恩来故居位于思南路73号,又称周公馆。 周公馆是一座西班牙风格的花园洋房。 它原本是一品洋行的财产。 它有三层和一层底层。 建筑外墙采用水泥刷漆,红瓦屋顶。 屋前有一个约300平方米的朝南花园。 1946年6月,周恩来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前往南京与国民党进行和谈。 他租下此地,作为周恩来将军的住宅作掩护,故又名“周公馆”。

张元济故居_张元济生平_张元济传记

上海黄炎培故居位于新川路218号。 黄炎培在上海的故居原是黄炎培叔叔沈叔庸的住所:沈家大院。 因沈叔庸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当选为官员,并被任命为内阁,故又称《内史》。 整个大院占地面积3423.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68.9平方米。 1992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门上有陈云题写的“黄炎培故居”。

张元济生平_张元济传记_张元济故居

张元济生平_张元济传记_张元济故居

上海鲁迅故居位于山阴路132弄9号132弄。 鲁辛村是一组红砖、红瓦、砖木结构的三层房屋群。 是介于新石库门洋房和新里弄洋房之间的户型。 由大陆银行上海信托部投资,1931年竣工,共六排。 第一排倒数第二栋建筑是鲁迅故居。

张元济传记_张元济故居_张元济生平

上海蔡元培故居陈列馆位于华山路303弄16号。 蔡元培故居位于华山路。 这是一栋三层英式花园洋房。 为了践行“无永久财产而有毅力者成才”的理想,蔡元培一生从未购买过房产。 这房子不是他自己的。 买。 蔡元培于1937年8月迁居,不久因日本占领上海而移居香港。 1940年3月因病去世。这是他在上海的最后一处居所,也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蔡元培故居。 解放后,此宅为蔡元培后裔居住。

张元济传记_张元济故居_张元济生平

巴金在上海故居位于武康路113号。 武康路113号是巴金先生在上海的住所,也是亿万读者心目中的文学圣地。 巴金故居是一座古朴而又有些淳朴的建筑。 建于1923年,主体建筑为仿三层楼。 这座欧式独立花园别墅的外观受到现代建筑风格的影响。 1955年9月,巴金一家迁入定居于此。 这里是他居住时间最长、著作最多的地方。 《随想》等许多重要作品都是在这里创作的。 花园四季如春,玉兰、樱花等花木大多是主人自己种植的。

张元济生平_张元济传记_张元济故居

上海张乐平故居位于五园路288弄。 张乐平是著名漫画家、“三毛之父”。 位于五原路288弄的三栋别墅,原是广东军阀代表人物、中国国民党一级将领陈济棠的私人住宅。 1950年,张乐平一家被分配到3号楼二楼居住。从1950年6月到1992年9月,张乐平在这里住了42年。张乐平最著名的作品是《三毛流浪记》,展出的主题是在他的故居里也围绕着三毛展开。

张元济传记_张元济故居_张元济生平

上海柯令故居位于复兴西路369号。 柯令故居与张乐平故居同时开放。 是徐汇区近期对故居进行整修整理后新开放的故居之一。 这是一栋建于1933年的西班牙风格黄色公寓楼,内部装饰非常逼真,仿佛能看到主人当年的生活场景。

张元济生平_张元济传记_张元济故居

张元济故居_张元济传记_张元济生平

邬达克在上海的故居位于番禺路129号。 这是邬达克于1930年亲手建造的新宅,是邬达克在上海拥有的最大的住宅。 1938年,邬达克一直住在大华公寓,直到离开上海。

张元济生平_张元济故居_张元济传记

上海邹涛芬纪念馆位于重庆南路205弄万一坊53、54号。 万宜坊始建于1928年,原是法国商人国际储蓄协会兴建的一组高档别墅。 万一坊与邻近的鲁班公寓(今重庆公寓)、淡水村,都是法租界内经过精心规划的。 高档住宅小区,紧邻复兴公园,是法租界中一处安静、环境优雅的地方。 万一坊巷的民居是西班牙风格的联排别墅,三层砖混结构,墙体刷白。 1930年邹涛芬迁居此地,一直居住到1936年。

张元济传记_张元济生平_张元济故居

上海刘长胜故居位于愚园路81号。 愚园路81号的假三层砖木花园洋房,是1946年至1949年中共上海局副书记刘长胜的住所,也是中共秘密机关之一。解放前任中共上海市委员会委员。

张元济生平_张元济故居_张元济传记

上海蒋介石故居。 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时,宋美龄的嫁妆“艾露”现在属于莎莎西餐厅和上海音乐学院第二音乐学院。 法式花园洋房又名“艾露”,建于1932年。“艾露”1994年被列为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这座法式花园洋房位于9号。法租界嘉乐爱路(现东平路)。 当时宋子文买下它作为宋美龄的嫁妆。 这栋平房属于法国南部的别墅式建筑风格。 由于靠近地中海,天气炎热,这类建筑的窗户都很大而且敞开。

张元济传记_张元济故居_张元济生平

上海杜月笙故居位于东湖路70号,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花园面积1.5万平方米。 由建安测绘公司设计。 它由6栋建筑组成。 1、2号楼位于东湖路70号侧。 建于1934年,是两栋相连的4层花园住宅,东西两侧各有一间小平房。

张元济传记_张元济故居_张元济生平

上海张元济故居位于农地24号。 这是一栋三层新式弄堂屋。 每层都有两个并排朝南的大房间。 屋前有一个不太大的院子。 1939年至1959年,现代出版家、出版界元老张元济在淮海中路1285弄24号的沙发花园里生活了20年,度过了事业的鼎盛时期。 该公园原是英国犹太人索法修建的私人公园,布局为西式风格。

张元济生平_张元济故居_张元济传记

上海荣德胜故居位于徐汇区高安路18弄20号。 是一座建于1939年的独立现代花园别墅,设计构思巧妙,布局合理,风格实用,简洁新颖,黄色水泥拉丝墙,正符合其主人荣德胜的风范。注重现实、淡泊名利的实业家。 别墅坐北朝南,底层门厅有两座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多立克式柱头,使西方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风格保持一致。

张元济生平_张元济故居_张元济传记

周氏花园住宅由多栋建筑组成。 屋前有5000平方米的草坪,种植着各种名贵树木。 主楼为假三层楼房,红瓦四坡顶,上陡下缓,棚形老虎窗。 这些建了几十年的建筑,已经变得陈旧破败,但透过历史的尘埃,仍能依稀看到昔日的辉煌。

张元济生平_张元济传记_张元济故居

上海盛宣怀故居位于淮海中路1517号上海图书馆东侧。 有一座美丽豪华的花园别墅,上海人称之为“盛公馆”。 百年的淮海路,不仅展现了上海的繁华与时尚,也展现了上海的经典与优雅。

张元济生平_张元济故居_张元济传记

走在郁郁葱葱的汾阳路上,远处依稀可见一栋古老的洋房。 闪烁的路灯让房子显得略显孤独和神秘。 殊不知,这家名为“宝琳娜”的餐厅曾是国民党参谋长、广西名将、人称“小诸葛”的白崇禧的官邸。 因墙壁呈灰色,主人姓白,故又称“白崇禧”。 大厦”。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