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 清明节回家乡祭祖,是你不能忘记的事情……
马上就要到清明节了
人们纷纷返乡祭奠祖先
各种祭祀活动日益增多
但小伟想提醒大家的是
清明节回家乡祭祖
别忘了“禁止焚烧令”哦~
自2018年9月5日起,榆林市发布《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榆林市烟花爆竹管理禁令的通知》。 各县(市、区)根据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需要,陆续公布了相关规定。 条例规定了各地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和场所,全年、任何时候禁止在禁放区域燃放烟花爆竹。 并明确,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榆林市行政区域内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榆林市全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包括二环路、榆石高速公路和榆博大道之间的区域; 二环东路、文体路、教育东路、人民东路与二环路之间的区域 榆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路、人民东路与纵二路、横六路之间的区域同时,全市所有时段禁止在禁止焚烧场所焚烧。
榆林市殡仪馆、先河公墓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特别提醒:清明节祭骨灰需到新城殡仪馆
榆林市殡仪馆向市民宣传禁燃烟花爆竹的政策和理念。
榆林市殡仪馆已于2018年12月24日迁入新大楼,地址位于兴业县路X371号三山段(原榆林市第四人民医院)。 老唐不灵堂也全面停止办理丧葬和骨灰祭祀活动。 。
清明节期间前往榆林市殡仪馆祭祀骨灰的市民需前往榆林市新殡仪馆。 目前,百度地图已经更新。 您可以在百度地图上导航“榆林市殡仪馆”找到位置。 榆林市殡仪馆联系电话:,,。
榆林市殡仪馆去年底全部搬迁新馆后,倡导文明殡葬、绿色祭祀新风尚。 新殡仪馆内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清明节期间前往本市殡仪馆祭祀骨灰的市民,不得携带烟花爆竹。 大厅里放了鞭炮。 祭祀活动在博物馆固定的露天场地点香烛、摆供品后才结束。 不再有传统的最后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 一些市民不燃放烟花爆竹,而是献花。 文明祭拜已成为榆林市殡仪馆的普遍趋势。
增加花卉的使用
不少市民选择绿色祭祀
榆林鹤陵园在公园内外悬挂横幅,宣传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鲜花的使用量同比增加了50%左右。” 榆林市殡仪馆一位副院长告诉记者,自从榆林市殡仪馆搬迁新址,禁止在大厅内燃放烟花爆竹后,办丧事、祭祀用鲜花普遍增多,不仅在榆林市,该市殡仪馆在办丧事时免费提供大量鲜花,越来越多的市民用鲜花代替鞭炮吊唁。
榆林市仙鹤公墓一位副总经理告诉记者,自去年榆林市出台“禁烧令”以来,入园祭拜的市民都遵守禁令。 墓地里很少燃放烟花爆竹。 为了防止个别放电事件发生,仙河公墓专门成立了巡逻队进行劝阻。
越来越多的市民愿意用鲜花代替烟花爆竹,绿色祭祀被越来越多的市民认可。 “绿色祭祀既不会污染环境,也不会产生山火隐患,应该大力推广。” 市民张永成认为,绿色祭祀是社会进步必须走的文明之路。 清明祭祀只需保留传统的食品贡品即可。 不需要燃放烟花爆竹。
山火极易引发森林火灾
清明节禁烧需要大家行动起来
祭祀用火引发的火灾在各地屡见不鲜。 (资料图)
据媒体报道,2017年清明期间,榆林市各县(市、区)因祭祀活动发生多起山火。
清明节期间,北流市欣荣峪山燃放烟花爆竹,引发山火。 山上笼罩着浓烟。 山顶远处可以看到篝火,山脚下则是村民聚集的地方。 兴业县城隍镇大岭脚村烈士纪念碑发生山火,一度形成一条近百米长的火龙; 陆川修竹庵、文龙电站、温泉镇大冲窝等多处山林发生小规模火灾。 同年清明节期间,柳州、桂林、贺州、钦州等地因祭祀引发的山火也被各媒体报道。
因祭祀用火引起森林火灾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记者从榆林市林业公安局获悉,2017年11月1日14时30分左右,刘某到容县杨美镇四仙村留仙二队牛鹿岭山场给儿子扫墓。 (留空位))引发森林火灾,造成森林面积7.42公顷。 刘某于2017年11月2日被刑事拘留,11月8日被逮捕,11月9日移送容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清明节期间,山火风险集中。 有关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大家要从我做起,山林不留火。 践行环保祭祀、绿色祭祀,共同营造庄严、祥和、环保的祭祀仪式。 ,平安清明节。
专家观点
“禁烧”有利于新时代社会文明建设
现代社会文明需要下发布的“禁烧令”是否违反了清明节祭祖的节日传统? 是否淡化了审慎追求未来的人文追求? 是否与传统民俗的传承相冲突? 对此,记者采访了现任榆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重点研究民族地域文化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的民俗学博士梁家声。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基地。
梁家胜认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有利于新时代社会文明建设。 清明节是古代寒食节和上巳节的融合体。 逐渐形成了以祭祖、扫墓为中心的民间传统节日,并将寒食节禁火禁寒的习俗与上巳节的踏青习俗融为一体。 除了讲究清明节习俗外,清明节没有禁火、扫墓、扫墓,以及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等民俗活动。 随着“清明”习俗的历史发展,逐渐形成了通过烧香、烧纸、燃放烟花爆竹来表达人们对祖先的追思和追思的民间传统。
清明节燃放烟花爆竹只是对民间传统发展的扭曲。 燃放烟花爆竹违背了中华民族祖先清明节禁烟禁火、遵守规矩、亲近自然的民俗传统、人文情怀和价值追求。 这不是清明节。 本义是密切关注过去,缅怀已故亲人。 扫墓祭祖时要讲究庄重、肃穆、敬畏。 这是不合适的,也不应该喧闹。 燃放烟花爆竹大大削弱了传统礼仪的神圣性和仪式感。
梁家声从民俗学者的角度指出,清明节是春节的传统重大节日。 扫墓、祭祖、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有助于我们正确传承文化遗产。 “开路”; 清明节融自然节气和人文风情于一体。 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协同作用。 禁燃烟花爆竹能够充分体现中华民族追求“天、地、人”和谐统一、顺应天时地利、遵循自然规律的精神。 生态文明思想。 清明节最重要的节日意义和文化价值就是祭奠祖先、小心往事、亲近自然。 改变风俗习惯,禁放烟花爆竹,将极大地帮助和促进生态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建设。
朋友们
回家祭拜祖先
别忘了“禁止焚烧令”哦~
采访及撰稿:林生远方志(通讯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