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故居该不该拆?
自2015年3月23日李光耀去世以来,他的故居是否会被拆除一直悬而未决。 多次引发民众热议,始终牵动着新加坡人的心。 李光耀故居将何去何从? 除了引起新加坡民众的高度关注外,也引起了李氏兄弟姐妹的争议,也引起了中国众多读者和世界各地华人的关注。
首次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人支持拆除
2015年底,李光耀去世后不久,专门机构就此事进行了民意调查。 新加坡媒体当时报道称: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新加坡人支持已故建国总理李光耀的子女拆除父亲故居的决定。 总部位于英国的国际民意调查机构游观网2015年12月9日至11日对1000名新加坡人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近80%的人支持拆除欧思礼路38号房屋的决定。
其中,61%的人认为,李光耀先生的遗愿应尊重,女儿李伟龄搬出后,房屋应拆除; 剩下的39%认为李先生及其家人的隐私应该得到尊重,基本支持拆迁。 故居。
首先,笔者对这次调查得出的比例非常怀疑,因为我在网上看到很多网友还是希望保留李光耀故居。
二是质疑支持拆迁的理由。 笔者认为,尊重李光耀先生遗愿、尊重李先生及其家人的隐私等都是站不住脚的。 因为一个政党(人民行动党)和国家领导人留下的财物不能与老百姓的财物混为一谈,也不能像老百姓一样处理。 这次调查本身也证明李光耀故居不是普通人的故居。 如果是一个普通人的故居,没有人会关心它的命运。
支持拆迁的首要原因是尊重李光耀先生的遗愿。 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只强调尊重李光耀先生的遗愿。 赞成拆迁并不代表尊重李光耀,不赞成拆迁也不代表尊重李光耀。 同样,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曾表示,所有国家领导人死后都应实行火葬,以推动中国的殡葬改革。
然而,1976年毛泽东去世后,中国人并没有“尊重”毛泽东生前的遗愿。 他们没有火化毛泽东,而是保留了他的遗体,并修建了新的“毛主席纪念堂”。 这也违背了毛泽东生前的遗愿。 反对个人崇拜,反对铺张浪费。 可见,中国人保留毛泽东遗体并没有不尊重毛泽东的意愿,反而让人民更加热爱他。 同样,那些支持保存李光耀故居的人,并不是不尊重李光耀的意愿,而是更加热爱李光耀。
支持拆迁的第二个理由是尊重李先生及其家人的隐私。 这更是站不住脚的。 俗话说,明星没有隐私。 作为国家领导人,他的财产、年龄、家庭状况等不属于个人隐私,必须向全社会公开。 如果说“李光耀故居”是李光耀家人的隐私,那么该组织对此进行民意调查是自相矛盾的。 公众调查本身就侵犯了个人隐私。
李光耀为何反对保留故居?
李光耀先生在遗嘱中说得很清楚:我死后,它将被拆除。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因为我的房子存在,周围的房子不能建得太高。 如果你把它拆除并改变计划,把房子建得更高,那么土地价值就会增加。 原来李先生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的。 拆除后,土地增值,造福人民。
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李先生一生始终把民生、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就连故居升值等细节都考虑得非常周到。
李家后裔对于是否留在故居意见不一
后来,由于李光耀的子女对故居问题有不同看法,他的儿子李显扬和女儿李玮玲指责李显龙利用职权反对拆除故居。
李显龙并不“反对”拆除故居
2016年,李玮玲再次强调李光耀生前住宅拆除的决心,重申民众应尊重总理遗愿拆除李光耀故居,并呼吁民众理解和支持。
2016年9月16日,李光耀与女儿李玮玲“指责”李显龙不尊重父亲遗嘱,反对拆除故居。 他还表示:“保留这座房子将向新加坡政客和有兴趣从政的人们发出错误的信息。” 此话一出,人们对此事再次引起热议,有人含沙射影指责有人不愿拆故居。 、想利用李光耀故居“获取”政治资本等理由。
作为李光耀的长子,李显龙总理在这个问题上更加左右为难。 他曾说过,作为长子,应该遵守和执行父亲的遗志; 但作为总理,他还需要考虑公共利益以及保护这座历史家园的重要性。 而且,李光耀故居也是李显龙的故居。 李显龙不方便就如何处理故居表达立场。
为了避嫌,李显龙主动成立了一个由时任副总理张志贤领导的部长级委员会,探讨未来处置李光耀故居的方案。 其不亲自参与相关事项的决策。
在2016年发生的李氏三兄弟公开争吵中,主张坚决执行父亲遗嘱的弟弟李显扬和妹妹李玮玲不仅指责大哥李显龙不仅“滥用权力”,还对部长级委员会的正当性、合法性提出质疑,甚至称其为李显龙设立的“秘密委员会”。
不过,张志贤强调,政府现阶段无需就此事做出决定。 如何处置故居并执行相关决定,将由未来政府决定。 因此,委员会在工作报告中并未提出任何优惠建议。
不过,从公开信息来看,李显龙并没有明确表示是否拆除。 李显龙还表示,李玮玲不再住在老房子后,如何处理此事将由当时的政府决定。
李显龙仅表示此事将由政府讨论并决定。 因此,一些人说李显龙“反对”拆除故居是没有根据的。
李玮玲从未搬出
虽然李玮玲支持拆除故居,但拆除故居是有前提的。 她必须等到李玮玲搬出去后,才能拆掉她的故居。 不过,李玮玲仍然住在她的故居。 李光耀生前强调,即使故居要拆,也必须等到李玮玲搬走。 后。 虽然李玮玲同意拆除故居,但她一直没有搬走。 李玮玲虽然口头上“赞成”拆迁,但实际上并不同意拆迁,这是否可以理解,因为如果她真想拆的话,就应该提前搬走。 找到房子并搬出去可能并不难。 所以她还没有搬出去。 即使政府决定拆除她的故居,现在也没有条件实施。 因此,讨论是否拆除李光耀故居的时机还不成熟。
李光耀的故居不仅只有一种选择
对于是否保留故居,李光耀主要是从经济角度考虑。 这块土地可以用来建造更好更高的房子。 那个时候,选择不只有一种。 他还考虑到,如果房子不能拆,他准备接受除了拆房子之外的其他选择。 他认为政府不拆房子的决定是可以接受的。 前提是要做好适当的安排。
新加坡官员“发声”
由于李氏家族内部对李光耀故居问题存在不同意见,故居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新加坡官方首次就如何处理李光耀故居“发声”。
2018年4月2日,新加坡李光耀故居处置委员会发布工作报告,总结了未来政府需要考虑的三个选择:
1、保护故居;
2、仅保留有历史价值的地下室餐厅;
3、彻底拆除故居并重新开发。
其中,不少网友认为这不可行,认为这很“搞笑”:把地上有历史意义的故居拆掉,只保留所谓“有历史价值”的地下层,这算什么保护? 还不如把它们全部拆掉。 可见,问题依然是拆还是不拆。
不过,政府的三个方案并没有明确是否拆除故居。 当大家意见不一致时:冷遇还是放手。
对于是否拆除李光耀故居,笔者认为主要应考虑两个方面。
一是李光耀本人是否足够“资格”,即是否有必要保留故居;
其次,有保留的客观条件,比如是否是危房、是否是国防建设所必需的场所等。从这两方面来说,都符合保留“李光耀故居”的条件。
我们先来说说李光耀是否足够“资格”。 我们应该从三个方面来看:
一是从全球的角度来看;
一是国家方面;
一是人民党的行动方面。
从世界范围看,李光耀先生是华人世界的英雄,是举世公认的杰出政治家。 新加坡在世界各地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他让一个以华人为主的国家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彻底改变了上个世纪华人“东亚病夫”的形象。
如果说毛泽东让华人站起来了,邓小平让华人富裕了,那么可以说李光耀让新加坡华人美丽了。 西方发达国家能做到的,以中国为主导的国家也能做到,甚至比他们做得更好。 李光耀为全世界华人带来了荣耀和荣耀。
新加坡的成功经验也彻底改变了一些人认为中国只有走“全盘西化”道路才能成功的看法。 中西结合也是中国成功的一条路,所以邓小平要求中国向新加坡学习。
很多人不明白,中国最大的外国投资者不是美国、日本、韩国、欧洲,而是新加坡! 可以说,李光耀不仅属于新加坡,也属于全世界华人; 李光耀故居是否保留,不仅是新加坡的事,也是全世界华人的事。
从国家角度来看,李光耀是新加坡的开国总理。 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李光耀积极推动经济改革和发展。 任职期间,他推动裕廊工业园的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创建、廉政公署的成立、教育改革等多项政策,使新加坡成功发展成为最富有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建国约30年来亚洲最繁荣国家。 1990年,李光耀辞去总理职务,但仍担任内阁部长直至2011年5月。
他一直倡导“亚洲价值观”,认为亚洲国家不需要完全按照西方价值观行事。 因此,李光耀始终不顾西方国家对其独裁统治的批评,认为西方民主不能强加于亚洲人民。
他创造的“新加坡模式”成为“三个自信”国家的典范。 他带领新加坡人民从第三世界跃升至第一世界。 后来,李光耀的儿子李显龙出任总理。 李显龙小时候也住在这里。 可以说,有两位新加坡总理是从这座房子里出来的。
第三,从人民行动党的角度来看,李光耀故居也应该保留。 李光耀在此创立人民行动党,是人民行动党的创始基地之一。 该官邸在新加坡争取自治和独立的斗争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1954年行动党成立之前,创党成员聚集在李光耀家的地下室,召开了多次会议,讨论党名、党徽、理念和新加坡的未来。 可以说,这座故居也是人民行动党的“诞生地”之一。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的讲话和后来移至浙江南湖开会的船已作为重要历史文物保存下来。 由于原船无法保存,只能保留仿制品。 因此,从人民行动党的角度来看,李光耀故居也应该保留。
二、客观上能够满足预约条件
客观地讲,李光耀故居也符合保存的条件。 首先,李光耀故居不是组屋或国家分配的房屋,而是独户住宅。 而且,这套房子并不是短期暂住的房子,或者是有多栋房子。 不存在无法保留等问题。 各方面均符合保留条件。
其次,该房屋还不是“危房”。 李光耀说,房子很旧。 虽然柱子依然稳固,但墙壁已出现裂缝,保留和修复的费用昂贵。 几位看过李光耀家的内阁部长和医生也表示,李光耀的陈设很简单,家具估计已经用了几十年了。 如果这些东西能够保存下来,将来可能会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第三,从新加坡等国家的发展规划和国防需要来看,这块土地没有其他特殊用途。
祖屋作为文物受到保护,但居住地却存在争议
李光耀祖籍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塘西村(现属梅州市丰顺县潭江镇)。 他去过深圳6次,广州5次。 梅州市丰顺县潭江镇虽然靠近深圳、广州,但他却无暇回乡,光荣回乡,祭奠先人。
古时,大禹曾三度登门治水,未进。 李光耀曾六次拜访祖居,但从未离开过。 因为去深圳是国家大事,回祖籍是家庭大事。 不回祖籍并不代表李光耀不爱家乡。 这恰恰证明李光耀先生是一个时刻为国家和人民着想的人,是一个心胸宽广、心地善良的人。
总理爱人民,人民自然也爱总理,因此大量网友呼吁保存新加坡李光耀故居。 现在,李光耀在中国的祖居早已被当地政府作为文物保护起来,但在新加坡,却存在着是否应该保留李光耀故居的讨论。 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异地重建不可行
新加坡的一些专家实际上认为,新加坡人应该尊重李光耀拆除房屋的意愿,并建造一个复制李光耀故居的纪念馆供人们参观。 南安会馆文化部主任李成利博士认为,拆除李光耀故居进行开发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本应是李光耀生前首要考虑的问题,因此他下令拆除。 但他觉得后人不应该忘记李光耀,所以他建议在博物馆或其他地方为李光耀设立纪念馆,复制他的家,甚至保留他用过的家具。
李光耀执政期间,新加坡填海造地面积从500多平方公里增加到700多平方公里。 现在李光耀故居已经没有地方了。 在新加坡,还有什么土地比李光耀故居更值钱呢?
如果李光耀故居因战争、地震、洪水、火灾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被毁,可以重建,或者因军事、国防需要必须拆除的,则必须拆除。在另一个地点重建。 没有理由人为拆除。 重新重建岂不是多余吗?
中英“拆迁遗憾”
在中国,不仅国家领导人的故居要保护,就连一些省级领导的故居也要保护。 比如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周恩来等都被保留了下来(刘少奇故居文革时被拆毁后又恢复了)。 作者是安徽人,一些安徽省领导的故居也被保存下来,比如原省政协主席张开范、原安徽省委副书记桂林奇的故居。中共省委。 然而,由于社会变迁,中国的古建筑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文化大革命期间两次遭到严重破坏。 现在后悔已经晚了。 各地正在修复和建设古建筑,“旧建筑改造”已被提出。 与以前相同”的要求。
当然,也不排除打着李光耀遗愿的旗号,拆除李光耀故居。 然而,一百年后,笔者认为,李光耀故居如果拆了,未来必然会重建,就像中国合肥重建李鸿章故居一样,因为历史就是这样。 惊人的相似。 合肥市在淮河路步行街黄金地段挤出一块土地,重建李鸿章故居。 笔者等人仍在呼吁修复“段(其瑞)家祠堂”,该祠堂同样位于合肥市淮河路黄金地段,很可能在合肥市重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