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日本电影《入殓师》的评价

2024-09-26 -

我对日本电影《入殓师》的评价

《入殓师》这部电影的剪辑节奏比较缓慢,缓慢的节奏有利于电影主题——生与死的表达。下面,小编收集整理了对日本电影《入殓师》的观影感受,欢迎阅读!

入殓师观后感600字高三_观看入殓师观后感及心得_入殓师观后感

我对日本电影《入殓师》的评论(上)

一个失业的大提琴手,一份和弹钢琴无关的工作,一条以死亡贯穿整部影片的故事线,一个关于生命的终极命题,都在影片缓缓展开的过程中不经意间展露出来,没有任何多余的点缀,一切都只是生命的常态,但却道出了生命的真谛:人生要有仪式,哪怕是死后——《入殓师》通过这最后优雅的仪式,向我们展示了如何还死者尊严,生者如何与死者和解。

死亡是一个禁忌,我们害怕死亡,不愿意接受死亡。小林的妻子知道他干这事后,尖叫道:“别碰我,脏!”,更表达了生者对死亡的误解与恐惧。是的,冰冷尸体的寒意,腐烂肉体的恶心,死者的恐惧,都影响着我们对生死的正确认识。

男主角小林大悟起初是背着妻子偷偷做这份工作,直到后来,妻子亲眼目睹他为邻居家浴室老板娘做防腐处理,才对这份职业产生了深深的敬意。殡葬师在送别逝者、进行入殓仪式时,他们的敬意、虔诚、完美的动作,将逝者最后的一刻美化成了永恒。这是对生者莫大的安慰,也是对逝者最大的尊重。因为有了殡葬师,这个原本应该灰暗、阴郁,甚至有些狰狞的时刻,有了些许光明和温暖,他们让生死离别的凄凉变得舒缓而温柔。

如果说葬礼是一扇门,那么殡葬师就是转动门把手的人。葬礼表面上是与逝者告别、象征他们进入下一阶段的仪式,但实际上,这一切更多的是为了生者——给生者最后一次机会来表孝、表达爱意或者赎罪。生者举行葬礼时选择的形式和器物,其实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而殡葬师则是帮助生者实现意愿的人。一个好的殡葬师一定会抛开对死亡的恐惧,怀着虔诚的心整理逝者的衣服,让逝者复活,给予生者心中最后的慰藉,融化死者与生者之间的隔阂,让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表达人类所有的情感。一个成熟的殡葬师要经历多少次离别与死亡,才能坦然、安详地面对死亡?一个成熟的防腐师要承受多大的心理压力,才会让亲朋好友接受他的职业?一个成熟的防腐师要有怎样的心态,才能温柔对待每一位逝去的人?——我敬佩防腐师的平凡,同时也敬佩他们的不平凡。

“让冰冷的人重拾生机,赋予她永恒的美丽。这里需要我们冷静,需要准确,需要有温柔的情绪,在离别的瞬间,与老友告别。沉默,所有的举动都如此美丽。”死亡,是我们谁都无法避免的,我们每个人生来就是要死的,只是死亡的原因不同。殡葬师只是死亡路上的过客,他所做的,只是让生者记住死者。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记住殡葬师吗?因为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死者才有了最后的尊严。

入殓师观后感_观看入殓师观后感及心得_入殓师观后感600字高三

看完这部电影,我最深的感受是:珍惜身边的亲人,珍惜和他们相处的时光,不要等到他们离开才后悔。尊重生命——无论是活着的,还是死去的。同时,生活充满仪式感,这源自我们内心对生命的尊重。所以,我们要尊重任何职业,因为劳动没有高贵与卑微之分。

我对日本电影《入殓师》的评论(第二部分)

前不久在电视上看到日本电影《入殓师》的宣传广告,只看几个镜头就被震撼到了,于是一直在心里琢磨。昨天周日下午,我在网上找到了《入殓师》,沉浸其中,体验了一场庄严而美丽的“死亡之旅”。

由于乐团解散,大提琴手小林大悟失业,背负巨额债务。为了缓解经济压力,他接受了一份“殡仪员”的工作。在工作中,他逐渐摆脱了最初的抗拒和厌恶,慢慢感受到了死亡旅程的庄严之美,感受到了生命的尊严,感受到了亲情的深厚,于是他深深地爱上了这份工作。然而,他的妻子、朋友、邻居们对殡仪员这个职业的偏见还是放不下。在普天同庆的圣诞夜,他的妻子已经因工作而离开,只剩下他一个人。他为两位同事演奏了一首催泪的大提琴曲——为了神圣的圣诞夜。没过多久,妻子突然回家告诉他,自己怀孕了。为了让孩子在阳光下健康自信地成长,她让他放弃这份工作。这时,隔壁老太太去世的消息突然传来。老太太的去世成了转折点。他的妻子和朋友们目睹了殡葬师送逝者踏上死亡之旅的庄严与美好,他们流下了眼泪,放下了之前的偏见,完全接受了他和他的工作。

以上剧情是以殡葬师作为“活人”为主线的叙事主线,除此之外,还有以“死人”为线的次要叙事主线,两条主线在隔壁老太太的离世和小林大悟父亲的离世中合二为一,死者行踪几乎是一个时代的画卷。小林经历的第一个死者,是一个孤独的老者,死得很惨,半个月后才被发现;第二个死者是一个中年妇女,她的女儿正在上中学,丈夫似乎对她没有感情,但殡葬师的郑重告别唤醒了他的爱情;还有一个男人,他渴望成为女人,但最后却以女人的身份离开。

那一刻,父亲才意识到,自己就是自己的孩子;还有来自基督徒家庭的孩子,在牧师的祈祷中,飞到了天父的怀抱中;有一位老奶奶,幸福地去世,晚辈们强忍悲伤,笑着为她送行;有一位女孩,缺少关爱和家庭教育,与男友飙车时遭遇车祸身亡,家人和男友为她的离开互相指责;有一位隔壁的老太太,为了邻居,辛苦经营着一家不赚钱的澡堂,儿子却责怪她,与她疏远,在最后告别的那一刻,死亡的庄严之美唤醒了他对儿子的感情,他泪流满面;最后一个,就是小林大悟的父亲了。

小林6岁那年,父亲抛弃家庭,与爱人出走。小林恨他,想他,虽然他心里不承认。当他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时,他拒绝为父亲办理后事。最后,在同事和妻子的劝说下,他去送别。起初,看到父亲的脸,他觉得很奇怪。当他发现父亲手里紧紧握着的那块石头,那是小林小时候送给父亲的,他的心立刻被触动了。那一刻,多年的怨恨一扫而光,他看到了父亲的脸。

死亡在传统东方文化中是一个神秘的概念,在一切苦难中,死亡高居最顶端,犹如君王。东方人对死亡的崇敬,源自对死亡的未知。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儒家避而不谈死亡,只以繁复的祭祀仪式来纪念死者,却从不说清楚这些仪式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日本人对死亡的理解,也未超越未知的限度。村上春树说:“死亡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远与生共存。”《离别》说:“死亡不是终点,而是像一扇门,人通过这扇门进入另一个世界。”它把死亡看作是从这个世界走向另一个世界的旅程,殡葬师的工作就是送别死者,给他们最后的尊严。这样的死亡观,虽然包含了另一个世界的概念,但这个“另一个世界”只存在于他们的概念中。他们其实对死亡一无所知,也从来都不确定它的存在。只有神所启示的圣经对死亡有准确的定义。死亡是“分离”而不是“毁灭”。当我们的始祖亚当和夏娃犯罪的时候,死亡就来了,从那一刻起人就与神分离了。此后,人的肉体会经历另一次死亡,也就是肉体与灵魂的分离,人的灵魂进入另一个世界。这个“另一个世界”就是“天堂”或“地狱”。“天堂”和“地狱”是存在的,我们对此深有体会。”

生命在《入殓师》中也是一个神秘而未知的概念。当小林大悟极度沮丧时,他来到河边,盯着两条嬉戏的鱼,叹息道:“真奇怪,明知道会死,为什么还要那么拼命地挣扎?”后来,他在父亲的房间里看到父亲的遗物,说道:“这到底是怎样的人生?到最后,只剩下一个盒子。”《入殓师》提出了问题,却没有给出答案。或许,他们认为生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不管怎样,他们都要活下去,活得有尊严。我想,拥有八百多个神的日本人,其实骨子里并不信仰任何神。他们就是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没有任何明确的永恒希望,只是悲惨地活着。

因此,《入殓师》对生死的演绎虽不精彩,但其感人之处就在于用敬畏赋予死亡尊严,用美感还原死者的尊严,让观众对卑微的生命充满敬意,唤醒沉睡的亲情,并向观众呈现了一部完美的艺术作品。总而言之,《入殓师》值得奥斯卡。

我对日本电影《入殓师》的评论(第三部分)

雾中世界,走在茫茫白茫茫的一片中,只能依稀看见眼前雾气中晕染的淡黄色雾灯。在这如丝般的空间里,道古的心情仿佛与雾气相连,透着淡淡的无奈和零星的落寞。从表演者到殡葬师,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道古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最终认定自己是殡葬师。一切仿佛都是上帝对他开的玩笑……

正如老院长所说,殡葬师是送逝者上路的职业,他们要完成逝者生前的愿望,让逝者的遗体在人间享受最后的感动时刻。这群人是生者对逝者表达最后敬意的媒介,也是生者想要通过他们为逝者实现愿望的媒介。人们对殡葬师的要求不同,反映出他们对死亡的不同态度。

死亡,是古往今来争论不休的话题。在《入殓师》中,导演用平淡的语气,慢慢诠释着自己对待死亡的态度。正如焚化炉前的老人说:“死亡是一扇门,生命走到尽头,不是结束,而是一种超越,是迈向下一阶段的旅程。”片中,志福在生命消逝后,得以光明正大地穿上女装。志福的父亲泪流满面地喊道:“他是我的儿子。”所以,死亡对于生者来说,或许不是一种痛苦,对于死者来说,也或许不是一种解脱。

当身边的生命离世时,有的人挣扎、陷入绝望,在痛苦中无法自拔;有的人默默地擦干眼泪,给逝者一个最后的吻,感谢他的存在,给生者留下美好的回忆。相比前者,后者承受的悲伤更大,但更勇敢,能更坦然地面对自己的人生,能主动给逝者留下一份敬意。相比让逝者死后得不到安宁,他们显然更有人情味,更懂得爱别人。

我突然很羡慕那些有殡仪馆帮忙埋葬死者的人,至少他们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刻是被尊重的,是安宁的,至少他们可以平静地死去。但现在,更多的中国人要讲究排场,在亲人去世后,唱哀乐,敲锣打鼓,甚至有亲友列队,向别人展示自己的眼泪和哭泣。相反,死者的尸体却被人们像电影里两个要背大午父亲的蓝衣中年人一样,漠然地对待。耳边响起久石让的主题曲,同样的旋律,现在听起来更加悲伤……

没关系,花儿终究会枯萎,我们应该做的不是为它的枯萎而感到难过,而是微笑着祝福它的重生。

【日本电影《入殓师》影评】相关文章:

送葬者 02-16 回顾

《送葬者》优秀作文(14篇普通作文)11-18

《忠犬八公的故事》日本电影评论09-03

日本经典电影千与千寻评论论文500字(精选44篇)08-24

日本和服的由来07-19

日本旅行作文02-0​​8

关于日本作文03-01

天堂电影院电影评论12-13

日语作文300词11-10

日语作文600词08-14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