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易读物《中国古代史》第15、6、7、8、9章

2024-05-13 -

东、西、南、北:中国古代史

1. 怀疑派:

于光远侯仁智

顾颉刚(1893-1980)疑古派,《古代史》

1923年 层层构造古史理论:《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

1.“时代越晚,传说的远古历史时期就越长。” 比如周朝人们心目中最古老的人物就是禹。 孔子时代,有尧、舜、禹。 战国时期,有黄帝、神农氏。 秦朝时期,一共有三个皇帝。 汉代以后,就有了盘古。 2.“随着时间的推移,传说中的中心人物变得越来越大。” 例如,舜在孔子时代只是一个“无为而治”的圣人。 经《尧典》,他成为“齐家而后治国”的圣人。 到了孟子时代,他就成为孝子的典范。 3.“这里我们无法知道某物的真实状态,但我们可以知道某物在传说中最早的状态。即使我们无法知道东周时期的东周历史,但我们可以至少知道战国的历史,如果不能知道东周夏商的历史,至少可以知道东周夏商的历史。”

康有为《孔子变法考》、《新学伪经考》崔恕《文考》

白鸟久慈《尧、舜、禹抹除论》1909年《中国古代传说》德国历史学家利斯兰克史料是史学

鲁迅《中国小说简史》被现代评论家指摘陈源抄袭盐谷温《中国文学概论》部分“小说”

弟子童树业、杨宽、杨向奎、侯仁智、谭启祥

创世神话 盘古三国时期 吕思勉《盘古考》出自印度 阿特曼长沙弹库帛书 伏羲女娲大禹治水诺亚方舟

文学中的古代酋邦:李陵的《考古发现与神话传说》、谢未央的《中国早期国家》

东周以来的家谱都是追溯制度。 他们追查的起点就是当时的“姓”。 “姓”后面是“姓”,“姓”后面是“皇”。 这些“皇帝”本来就是不同氏族的祖神,彼此并不混淆。 例如,季(周)来自黄帝,姜(齐、鲁、申、戌)来自炎帝,营(秦、戌、姜、黄)来自少昊,风(壬、苏、虚举、颛顼)出自太昊,齐(汤)出自尧,癸(陈)出自舜等等。 不过,由于不同姓氏的氏族可以模仿血缘关系,加入更大的地区群体,所以有些“皇帝”也是不同姓氏的“共同祖先”,比如虞(桂姓)和夏(斯姓)都是祖先。 颛顼、汤(齐)、商(子)、周(姬)都是帝喾的祖先。 楚(糜姓)曾参加“祝融八姓”,其姓为老大(即伯),始祖颛顼。 与东周以来的联盟类似,后一种“皇帝”被冠以各姓氏的始祖。 事实上,很可能只是皇帝为长辈的氏族的始祖,姓氏也只是与这个氏族一致。

东周以来的“帝系”,就是上述各个“帝王”的进一步联系。 主要分为两大系统:

(一)《世本》、《大戴礼》等五帝制书籍。 以姬姓始祖黄帝为中心,分为颛顼和帝喾两个分支。 尧出于帝喾,舜出于颛顼。 也就是将周人的“帝王”与唐、禹(陈)、夏(齐)支系联系起来。 它是由商(宋)和禹(禹和夏生颛顼,唐商生帝喾)的“皇帝”组成。 我们可以称之为周制的皇系。 《国语·鲁豫一》和《礼记·祭祀》中提到的祭祀制度(禹夏生黄帝颛顼,商周生帝喾)就反映了这种帝制。 》“尚其顺”好像是“尚

“人有祸”的错误是根据《祭祀法》]。

《史记·五帝列传》系统《大岱礼记·五帝德帝姓》

黄帝之子,昌邑之子,颛顼之子,穷禅之子,靖康之子,居王之子,巧牛之子,瞽叟之子,舜之子

玄孝的儿子休姬的儿子地库的儿子尧、齐、后稷

苦元帝的妃子姜媛是后稷简帝慈妃所生,是陈奉氏的女儿,药皋子帝之。

周制:尧、商、周、喾、舜、夏、颛顼

(二)《封禅书》、《吕氏春秋》、《月令》、《淮南子天文》等五帝制书籍。 以嬴姓始祖少昊(白帝)为“神”,其次是嬴姓老友冯氏始祖太昊(庆帝)和黄氏。 (黄帝),当地土著姬姓、姜姓的创始人。 )、炎帝(红帝)和两位皇帝紧随其后,再加上禹、夏的始祖颛顼(黑帝)。 我们可以称之为秦系的皇系。 昭公十七年《左传》中,潭子对五朝帝王的描述也与此类似。 不同的是《荡水记》是共工而不是颛顼。 谭是嬴姓,与秦公祖相似(见《秦本纪》)。 过去,顾颉刚曾认为,秦直只祭祀前四种皇帝。 这种五方五色的皇帝,是汉武帝建立北志后才形成的。 但杨宽指出,“秦亡后,五帝祠虽未备,但《吕兰》十二周年第一章已有,足见五帝之说”。早在秦版就成立了。” 后一种说法应该更可信。

这两条帝系中,前一条最初写于《史记》,后来被历史学家所采用。 后一种皇帝制度因其与方形颜色相匹配而受到命理学家的欢迎。 另外,《夷·系词》和《战国策·昭尔》中也有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等帝统,这是不同的,可能代表另一个民族。

秦系:少昊(营)、太昊(封)、黄帝(己)、炎帝(姜)、颛顼(癸、巳)

秦楚始祖颛顼《国语·楚语》颛顼绝帝天童

1927年,孟文通首次将古代民族分为江汉、河洛、海岱三系。 随后,傅斯年于1930年、1935年提出“东夷西夏”说,徐旭升于1941年提出“古代部落三群”(华夏群、东夷群、苗蛮群)说。

《国语·金语四》:昔日少殿氏与尤奚氏联姻,生下黄帝、炎帝。 黄帝是济水做的; 炎帝是江水做的。 德行因成而异,故黄帝为稷,炎帝为姜。

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同生而异姓。 四母的儿子有十二个姓氏。 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有十四个姓氏,即姬、游、齐、姬、滕、贞、任、荀、奚、谷、张、乙氏野十二姓。

朱荣八姓:《史记·楚世家》:“楚国的祖先出自颛顼高阳,高阳是黄帝之孙,昌邑之子。高阳号卷章,卷章生崇礼。崇礼是帝苦高辛居霍政,能明天下,苦帝命其弟武惠为崇礼,后又归霍政为祝融武。惠生鲁仲,生六子,长子昆吾,次子神户,三子彭祖,四子惠人,五日姓曹。六日连,米姓,楚人后裔,夏代为侯伯,殷代彭祖氏为侯伯,殷末,彭祖氏灭亡。 ”

《国语·正语》祝融有姬、董、彭、土、鞠、曹、甄、米野八个姓氏。

钱玄同纪录片_古今论钱_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

黄帝与蚩尤(东夷)作战,杀了两个昊妖,又杀了三个苗族、苗蛮族。

于伟超、四大联盟、夏一、尚迪、周强、楚月

2.寻找归来的世界

摆脱疑虑之流,李雪琴、李陵重新认识中华民族古老文明

哈佛大学教授包必德教授演唱中国历代歌曲:《商周秦汉》《商周秦汉》《隋唐宋》《隋唐宋》《元明清》《元》明清、毛泽东、毛泽东”

甲骨文1899年清翰林院国子监酒节王懿荣王祥1898年冬刘鹗甲骨文第4号

1908年,罗振玉发现安阳小屯出土了殷甲骨。 1917年,王国维用殷铭证实了《殷史》的可靠性。 1928年至1937年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对殷墟遗址进行了15次发掘,但均未能查明。 将“三代”历史的可靠性推至商代。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南北文化

《殷文所见古代诸侯王的考察与续考》1925年《古史新证》双证法

清华研究院四大导师约80名学生1925-29梁启超、王国维27日去世

哲学、悲观主义、叔本华

《战国时期秦雍文与六国雍古文》

象形六书指的是事物的意义和事物的声音

义阴字与官博、滑字读音的重要性

《诗经·褤裳》:是,女性生殖器也。

儿子思念我,衣衫渡水。 如果你不为自己着想,怎么可能没有别人呢? 疯孩子也疯了!

儿子思念我,衣裳流河。 儿子不为自己着想,怎么能没有别人呢? 疯孩子也疯了!

近代古代文献焚书坑儒者项羽火炬

正统与世俗的时代风格

春秋以前的金文(甲骨文)

战国(六国)古代文献

战国(秦)小篆

战国晚期——秦小传古礼(秦礼)

成为奴隶

西汉古礼 → 汉礼古礼 → 张草

东汉隶章草 → 新隶 → 早期行书

魏晋汉新隶体(章草、早期行书)

楷书(汉魏时期)

金星、金草(魏晋时期)

钱玄同纪录片_古今论钱_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

南北朝楷书金行金草

《宋元戏曲史》、《红楼梦评》、《人言》:

古今立大事、学大事者,必经三境界:“昨夜西风枯绿树,独登高楼望天涯。” ” 这是第一境界。 “腰带越来越宽,但我不再后悔了,我因为失去了衣服而感到憔悴。” 这是第二种状态。 “人群千百遍地寻找他,但突然我回头一看,他就在那里,在一个灯光昏暗的地方。” 这是第三境界。 这些话都不是一个伟大诗人能说出来的。 不过,如果你突然这样解释的话,可能会不被燕、瓯诸侯所允许。

蝶恋花

读尽天涯离别之苦,无真而归,将如花散。 花儿相视不语,绿窗无缘春天。 待诉情灯,一缕新情,万千旧恨。 最重要的是,不可能留存于世,绝美容颜,如镜中花、树中人。

浣溪沙

背景山寺灯光昏暗,鸟儿连半山都飞不起来。 上方有孤钟,云动。

我努力登顶看明月,偶尔睁开眼睛凝视红尘。 可怜的身体就是看在眼里的。

李钰

清平乐

不要在春天来,它会触动你的眼睛,伤你的心。 落梅如雪,拂过仍是饱满。

没有大雁到来的证据,长途跋涉回家的梦想很难实现。 恨就像春天的小草,它可以走得更远,也能活着回来。

休息一会儿

四十年来,我们的祖国、我们的祖国,绵延三千里山河。 凤阁龙楼连天,玉树及其枝条为烟。 我们多少次知道战争?

一旦成为俘虏,就会沉腰戴鬓。 在告别寺庙最匆忙的一天,教堂大厅里依然响起告别歌曲。 为宫娥哭泣。

纳兰承德

玉兰花序

人生若如初见,何须秋风悲凉地扇扇? 人心易变,但都说人心易变。

骊山语半夜半,雨声钟声饱含泪,无悔。 锦衣男子何其不幸,以翅枝枝祈愿同日。

长相思

一趟上山,又一趟水,走向玉关之畔,夜色深处千家灯火。

风在吹,雪在吹,家乡的梦想破灭了,家乡再也没有这样的声音。

3. 考古文明

摩根《古代社会》恩格斯《家庭、私有财产和国家的起源》

西方学术界习惯以城市(祭坛)、文字、青铜作为古代文明的三大标志。 经过10年的探索,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华文明的形成可能有其特殊的规律。 中华文明形成的标准应该是一个国家的出现,包括农业和手工业是否显着发展,是否有明确的社会分工和阶级分化,是否有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及其城市。附属大型公共设施出现; 暴力、战争是否已成为更为普遍的社会现象等。

卫星定居点、宫殿墓地等大型公共设施、农业、手工业和礼器、宇宙学和天文概念

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文字可以追溯到大约5000年前,中国的甲骨文和金文可以追溯到3600年前。

楔形文字符号的最早原型——简单的象形文字——出现在公元前 3200 年左右的乌鲁克文化晚期。

44000年前出现现代人类文明——在南非,狩猎工具和毒箭

旧石器时代:锤击石器

新石器时代始于约18000年前:地面石器、陶器、原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

青铜器时代: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伊朗南部、土耳其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使用青铜器。 公元前4000年至3000年的欧洲以及公元前3000年至2000年的印度和埃及也使用青铜器。 青铜。 除埃及和北非以外的非洲地区青铜的使用相对较晚,大概不晚于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初期。 直到公元近11世纪,美洲才出现铜冶炼中心。 中国的青铜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始于公元前21世纪,结束于公元前5世纪。 大致相当于文献记载的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铁器时代:世界上最早制造铁工具的人是公元前1400年左右小亚细亚(现土耳其)的赫梯人。 公元前1000年代左右,古希腊和罗马开始普遍使用铁制工具和武器。 公元前500年左右,欧洲大陆普遍使用铁制工具。 中国最早使用铁制工具的文字记载是《左传》中晋代的铸铁鼎。 春秋时期,中国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中已广泛使用铁制工具。

酋邦 - 王国 - 帝国

距今5500年前后,嵩泽、庙底沟、红山文化分布区已步入文明轨道;

距今约5000年前,良渚、陶寺等巨型城市、大型宫殿基址和大型墓葬的发现,表明早在夏朝建立之前,一些地区就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文化和社会发展迅速。 古代文明的阶段。

大约在4500年前,中国的几大文化区就已经具备了文明的基本特征。

距今约3700年前,二里头遗址出现了中轴线概念的宫殿体系、以青铜礼器、大型玉器为代表的礼制体系,以及以青铜、绿松石生产作坊为代表的官营手工业。 这次讲习班标志着中华文明进入了王国文明的新阶段。

1仰韶文化距今已有7000-5000年。 红陶、彩陶

红山文化距今6000-5000年 玉猪龙 华夏银行

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300-4500年前,以红陶和小米为主

快桥湖文化独木舟距今约8000-4500年

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5000年前,以稻米和黑陶为特色

大溪文化距今6400-5300年,以稻米和红陶为主

贾湖遗址距今已有9000-7800年。 对贾湖陶器壁上附着物的实验室分析发现,附着物中发现了酒石酸,这表明中国祖先在9000年前就懂得酿酒。 已被证明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酒”,其原料主要有大米、山楂、蜂蜜等。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最完整、出土最多、可演奏的乐器。世界。 从而改写了中国乃至世界音乐史,并在世界音乐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又称七音骨笛,是用丹顶鹤的尺骨制成的。 形状固定,生产标准化。 不同时期,有二孔、五孔、六孔、七孔、八孔之多,分别可演奏四、五、六、七音阶。 比半坡陶驿和河姆渡陶埙早二三千年。 贾湖藏龟、契刻符号、人造稻米、猪的驯化(狗有15000年,羊有11000年)。

凌家滩文化:公元前5600-5300年玉龙(最早)、玉凤、玉龟、玉管(管壁0.7厘米,孔径0.4厘米)、水晶耳环、空心孔、透雕(手工作坊); 硬质红陶(砖),可作坩埚; 结合钻孔和红陶技术,很可能已经有160万平方米的冶金和金属工具

2 庙底沟遗址的龙山文化可以追溯到 4500-4000 年前。 带有美丽玫瑰图案的黑陶就是光华华夏。

陶寺遗址:公元前4500年至3900年,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面积约300万平方米。中原龙山文化; 古观象台、鼓、土鼓、特编编钟、陶铃、铜铃、陶埙等乐器

神木石峁遗址:距今4300至4000年,石峁城遗址总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 其规模远大于良渚遗址(超过300万平方米)和陶寺遗址(270万平方米)等已知类似年代的城址,是目前已知最大的史前城址。 城墙和角楼被发现。 这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实物土石结构城防设施。 从实物发掘来看,仰韶遗址中发现了疑似土结构马面。 过去人们认为真正的土木结构马面物体是甘肃汉代边城的八角楼。 这一发现改变了历史。

良渚文化距今已有5300至4200年。 这是一座面积290万平方米的稻米、黑陶、玉石古城。

屈家岭文化:距今4500年至4200年,水稻和彩陶

仙人洞陶器:美国《考古》杂志2013年第一期评选为2012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中国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发现的距今2万年的陶器,被选中。 陶器的发明对人类文明和人类行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久前,人们还认为陶器的出现是大约一万年前新石器时代革命的一部分,这场革命导致了农业、家养动物和地面石器的发展。 然而,江西仙人洞遗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陶器却推翻了这些理论。 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器距今已有两万多年,是世界上已出版陶器最早的时代。 当时正值末次冰期的盛冰期。 早期陶器的准确年代测定,推翻了陶器是在全新世暖期到来之后才出现的传统观点。 江西仙人洞和湖南玉蟾岩早期陶器的测年结果表明,中国南方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陶器的地区。 从那时起,它的使用一直没有中断,并在冰河时期传播到日本和远东等邻近地区。

龙游稻米:浙江省衢州市龙游荷花山遗址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早期稻穗、炭化稻、稻硅体、稻谷脱壳用的磨饼等遗存。 这意味着,早在大约一万年前,浙江人不仅食用水稻,而且还进行人工种植。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最早栽培的水稻。 为龙游所在的钱塘江上游是世界稻作农业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增添了重要证据。 这也是浙江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历史年表 公元前 841 年

古埃及历史年表 巴勒莫石碑 都灵纸莎草纸 曼内托的《埃及编年史》 300BC

苏美尔王表(16本基本相同)(2500-)佩罗索斯《巴比伦史》300BC

亚述国王年表 2000-600BC 巴比伦国王年表 1900-500BC

年表、日食和金星

《史本》(黄帝)《竹书》(夏)《清华竹书》(周武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