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是婚姻的坟墓

2024-04-14 -

丨丨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不想结婚了?

答案在这里↓↓↓

今天视频的主角小王即将结婚,但他却遇到了一个大问题——买房。 压力来自方方面面,婆婆、父母、未婚妻……面对高房价和巨大的经济压力,爱情似乎变得不再纯粹,婚姻也变成了一场交易。

结婚、买房正在摧毁中国年轻人的爱情、青春和生活。

(点击上方视频,

看看婚前买房的烦恼)

01

“如果你没有房子,就别想嫁给我。”

“不全款买下房子,婚事就不了了之!”

最近网络上流传着一个故事。 杭州一对情侣准备结婚,却因房子发生争执。

女孩坚持要男孩父母全额支付400万的房子,但男孩父母一年只挣10万,买房要花掉他们毕生的积蓄。

女孩认为朋友结婚时,房子、车子都是男方买的,没有贷款。 她不想半辈子都要承担房贷。

男孩说,他不能花父母的退休金。 房贷可以慢慢还,但父母已经老了!

当然,谈判最终破裂了。 这位身高1.8米的男子在拥挤的街道上失声痛哭。

我们什么时候结婚的时候开始谈论房子而不是关系了?

婚姻的坟墓_坟墓婚姻图片_坟墓婚姻说说

坟墓婚姻图片_坟墓婚姻说说_婚姻的坟墓

02

有多少婚姻是死在房子上的?

这并非危言耸听:

大多数中国人的婚姻,不输给二奶、婆媳关系、七年之痒。

但买房子。 买房都他妈的

“为了买房,我失去了女朋友。”

我读过这个故事:

郑州一年轻人打四份工赚钱买婚房。 昨天我们吃早饭、晚饭、摆地摊、卖气球、送外卖……每天5点出门,晚上12点回家。 天气寒冷时,只能戴头盔保暖。

几年后,首付差不多了,女朋友先跟我分手了。 临行前,她说:我不能再等了。

没过多久,他就收到了女友要结婚的消息。 对方是一名40多岁的男子,在郑州市中心拥有一套140平方米的房子。

他悲伤地感叹道:

什么爱情和婚姻? 家门前,全是胡说八道!

坟墓婚姻说说_坟墓婚姻图片_婚姻的坟墓

“为了房子,我结婚又离婚。”

一场被房子绑架的婚姻变得极其荒唐和扭曲。

我的朋友李飞前段时间刚离婚。

结婚前,他发现了女友陈山的秘密。

他们现在租的房子,是陈山自己偷偷买的。 对方还在鼓励李飞的父母借钱买新房。

李菲去找他对质,陈山却眼含泪水地说:这是她妈妈用身份证买的,因为她妈妈觉得“男人会走,房子不会走”……

他还表示,自己不会再对他隐瞒任何事情。

李飞心软了,没有再追究。 这段婚姻终于结束了。

你还在买新房吗? 购买。 但李飞的父母表示,不能只提供自己家里的钱。 陈山妈妈说,男人出钱买房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

两家人吵吵闹闹,但事情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结婚后,两人依然住在陈山家里,这让李飞心里有一根刺:毕竟这是她的房子,房产证上只有她的名字。

渐渐地,婚姻恶化了。

两个人说话越来越少,开始争吵,每隔两三天就会吵架。 两家人也互相看不顺眼,总觉得在房子的事情上自己处于劣势。

一场争吵后,陈山的母亲跑回父母家,愤怒地说:你以为这家人是谁? 最坏的结果就是离开! 陈山低声说道,走吧,走吧。

分手那天,李飞没有挽留他。 他知道,从陈山瞒着他买下房子的那一刻起,这段婚姻就注定了要死。

一段以利益算计开始的婚姻,注定会以感情破裂告终。

坟墓婚姻图片_婚姻的坟墓_坟墓婚姻说说

有的人因为房子离婚,有的人因为房子结婚。

江苏一姓王的男子向法院申请离婚,理由是——“房贷已还清”。

起初,他高价买了学区房,觉得买不起。 经人介绍认识了做生意的刘女士,决定与她结婚并共同还房贷。 几年后,房贷还清,婚姻就可以离婚了……

刘小姐并不知道,却千方百计地劝她留下来。 可对方却说,你别傻了,我们本来就没有感情,没必要再在一起了……

也。

坟墓婚姻图片_婚姻的坟墓_坟墓婚姻说说

用金钱代替感情的婚姻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为什么结婚? 情感在婚姻中扮演什么角色?

我认为他们很久以前就忘记了。

坟墓婚姻说说_坟墓婚姻图片_婚姻的坟墓

03

自古婚姻就是求仁得仁,求恶得魔。

为什么房子会成为婚姻坟墓?

由于婚姻的本质,很多人并不能清楚地认识它。

所谓婚姻,本来就是求仁得仁,求魔得魔。 要想得人,先不愁占便宜; 如果你一开始只是为了赚钱,你怎么能过上好日子呢?

这个世界上,没有钱和人同时得到的故事。

如果你想人财两得,就一定会人财两失。

最牢固的婚姻总是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上。 选择一个自己爱的人,幸福地结婚,一起努力,就没有理由活不下去。

要知道:在婚姻中,房子不是硬性要求,但感情才是。 房子永远是附加物,有就好,没有也没关系。

比房子更重要的是你和他/她。

坟墓婚姻说说_婚姻的坟墓_坟墓婚姻图片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坟墓婚姻图片_婚姻的坟墓_坟墓婚姻说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